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科企跌勢「海嘯級」 美股恐深陷調整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主導市場情緒,面對關稅消息時好時淡難以捉摸,不少投資者傾向湧入傳統避險工具,當中最受「歡迎」的黃金破頂勢頭未止,2月開局即攀越每盎斯2800美元關口,周一(3日)刷出紀錄新高2815.21美元,為連續第3個交易日改寫歷史高位。日圓同日在「強美元」重壓下也能夠升值,反覆漲至每美元兌154.73日圓收市。

美債亦有追捧者,帶動10年期國債孳息率周一回落到4.4601厘;值得留意的是,兩年期債息則上揚至4.2779厘,令長短債息差距由上月中旬近0.43厘,明顯收窄至約0.18厘,孳息曲線趨平坦,或反映市場預料關稅措施正增加美國經濟轉弱的風險。

「避險三寶」獲青睞,華爾街股市則隨貿易戰發展起舞,三大指數周一早段最多下滑1.49%到2.48%,其後特朗普分別跟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及墨西哥總統欣鮑姆(Claudia Sheinbaum)通電話,並同意推遲30天啟動對兩國加徵關稅的行動,刺激尾市反彈,道指埋單僅微跌0.28%,而納指仍要挫1.2%,收報19391點。科技股代表納指較差,皆因本輪「AI美牛」領袖股「科企七雄」中3隻失色,輝達(Nvidia)弱勢延續,單日再瀉2.84%,特斯拉(Tesla)和蘋果各急插5.17%與3.39%。

截至周一,納指今年以來進賬尚餘81點(0.42%),標普500指數雖然較佳,亦只暫漲1.92%,不過,各板塊高下已判。

附【圖】所示,在標指11個子行業中,資訊科技指數2025年迄今累挫4.69%,是唯一下跌的板塊,足證科企承受沉重沽壓。翻查自1990年有紀錄後,資訊科技指數於同期(每年開局頭21個交易日)跑輸其他指數的情況極度罕見,歷來只兩次而已,分別發生在2008年和2013年,2013年即使該板塊屬落後,期內卻有1.34%升幅,與這趟逆市「見紅」不宜相提並論。

換句話說,本輪資訊科技指數慘況,僅金融海嘯爆發時的2008年可比擬,該指數當年首21個交易日急瀉12.51%,不單遠遜其他10個板塊的4.68%平均跌幅,也差過標指的6.12%。事實上,標指那一次熊市最終由高峰累插52.98%,相信不少投資者仍記憶猶新。

今次會否悲劇重演?目前言之尚早,然而,部分大行近日已陸續提醒股民,隨着市場人士開始認真對待特朗普的「非一般」管治行徑,未來需就貿易戰風險溢價作出結構性及大幅度的重估,美股往後可能要經歷一個痛苦調整過程,按花旗最悲觀推算,標指恐低見5100點,意味再有差不多15%下行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