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2月市寬往績佳 兩會前港股尋頂

內地周一(17日)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利好訊息,外資券商看法正面,帶挈港股昨天進一步造好,領漲的恒生科技指數再創超過3年新高,國企指數亦刷出52周日中和收市高位;恒指則衝至23141點,距去年10月7日峰值23241點僅百點之遙,埋單報22976點,飆360點,兩萬三點關得而復失。

根據EJFQ信號指標,大市有繼續上行潛力。首先,港股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高於50比率在1月23日升越30%至40%支持區後穩步向上,成功收復50%中軸。此外,EJFQ綠紅比率1月中旬低見負26%後反彈,往績顯示比率掉頭回落之前,整體漲勢應可延續一段日子。

另一方面,反映市況中短期趨勢而「雜音」較少的平滑中線市寬(股價10天線高於50天線比率),踏入2025年後明顯轉佳,最新報50.2%,突破中軸兼錄得本年高位,代表發出「小型黃金交叉」利好訊號的個股數目逐步增加。參考上次「政策組合拳」時該市寬可攀抵70%至80%阻力區,意味在平滑中線市寬升浪放緩跡象前,恒指有望維持尋頂格局。

當然,短期宜留意這輪由AI熱潮主導的升市,最終能否改善整體市場氣氛,令購買力擴散到更廣泛的板塊或股份,惟按周期趨勢來看,港股內部質素續具改善空間。

附【圖】所見,由1995年3月有紀錄以來,港股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在歷年2月份表現為全年12個月之冠,按月平均漲幅5.73個百分點,上升比例也達70%,能助整體市況再上一層樓。反觀到了3月份便應提高警覺,因中線市寬往績偏軟,預示大市存在轉弱風險。

這亦頗符合「兩會行情」特徵。全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兩會)3月初將舉行,假設以揭幕日作為分界線,對比港股兩會前後一至兩星期的變化,發現過去20年(2004年到2024年,不包括2020年因疫情延期於5月召開),恒指多呈先高後低,理由很簡單,就是「政策憧憬」,投資者預期兩會將推出不同宏觀措施推動經濟增長,且國策「風聲」通常在2月中開始流傳,刺激相關板塊炒上,帶旺市場氣氛;然而,到兩會開幕以至結束,恒指便普遍反覆下跌,有趁好消息出貨的味道。

總括而言,受惠由DeepSeek引起的中資科企重估,大市今趟爆發力雖不及去年9月末至10月初的猛烈,惟市底逐漸轉強,似乎未致像當時般,出現高位沽貨獲利的「散水」狀況,前景仍樂觀;如果配合「兩會行情」,港股尋頂之旅或最少可維持至下月初。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