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分析料歐洲奢侈品商難加價轉嫁美關稅成本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後計劃大徵關稅,歐洲奢侈品製造商難免受衝擊,雖然相關企業表示可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定價能力來抵消關稅成本,但路透引述分析師認為,部分品牌多年來的積極提價,可能會使他們很難轉嫁更高的進口成本,加價空間可能有限。
報道引述瑞銀數據指出,法國奢侈品巨頭CHANEL的經典菱格包,自2010年以來價格上漲兩倍多,而法國名牌Dior的戴妃包和LVMH旗下Louis Vuitton Keepall旅行包的價格,亦漲了一倍多。
滙豐分析師指出,過去12個月,市場一直在談論「貪婪通脹」,即企業已加價加得太過頭、太高、太快,到頭來,基本就流失了那些具有高消費力和消費意願的消費者。
瑞銀又預測,奢侈品公司今年與美國客戶的業務增長料最快,預計將達到6%,因美元滙率強勁;但由於中國銷量預計將下降1%,行業前景仍不明朗。
法國奢侈品愛馬仕(Hermès)執行主席迪馬(Axel Dumas)早前指出,仍將美國視為實現增長的「征服之地」,又稱集團的零售擴張已深入美國二線城市。LVMH集團亦暗示,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規模。
不過,奢侈品牌Gucci母公司法國開雲集團(Kering)主席兼行政總裁皮諾(Francois-henri Pinault),與部分歐洲奢侈品公司高管則排除向美國轉移生產的可能性。皮諾指出,這可能會削弱其集團的「歐洲製造」形象,而且毫無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