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五大關鍵檢視特朗普2.0對亞洲經貿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反覆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安聯投資亞太區高級經濟師湯繼成認為,將非關稅因素納入美國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作考量,對亞洲經濟體帶來更大影響,並可從五大關鍵檢視特朗普2.0對亞洲經貿的影響。
首先,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措施將對亞洲的增長和外部需求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如新加坡、香港、南韓、越南和泰國影響最為顯著。相對而言,中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大型經濟體受影響較小,因為它們對三大經濟體(G3)的最終需求依賴程度較低。
其次,中國在大型經濟體中最容易受到影響,但中國政府已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國計劃擴大財政政策,增加2025年預算赤字和政府債券發行額度以刺激內需。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高規格民營企業座談會標誌着政府政策從過去的限制性立場轉變。此外,DeepSeek的成功推出也突破了市場對中國在美國技術封鎖下科技發展的長期質疑。
第三,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已動搖了「美國例外論」的基礎。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自2021年以來最大跌幅,反映出美國民間經濟活動降溫。市場對聯儲局利率政策的預期重新調整,為亞洲央行放寬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第四,在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戰中,亞洲股市或將持續波動。儘管如此,該行對中國的看法變得更加樂觀,因為擴大的財政支持和政策可預測性有助於緩解外部壓力。對於新加坡、香港、泰國和越南等出口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則保持審慎,因為它們高度依賴外部市場。
第五,隨着市場情緒的轉變,亞洲固定收益市場的前景變得更加樂觀,特別是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地區的央行已明確表示將傾向於放寬政策,以支持本土經濟。由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上升,市場對聯儲局利率政策的關注重新燃起,進而削弱了美元,這使該行對亞洲貨幣的擔憂也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