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跌市符總統周期 美股恐未見底
華爾街三大指數繼3月首周錄得2.37%至3.45%跌幅弱勢未止,周一(10日)再挫2.08%到4%,道指收報41911點,步納指和標普500指數後塵,去年11月初美國總統選舉以來漲幅全部報銷。
「AI美牛」領袖股更慘烈,Tesla重災,單日插水15.43%,輝達(Nvidia)、蘋果、Meta俱挫4%以上,「科企七雄」市值合計蒸發逾8330億美元,為歷來最誇張,超過2024年8月5日爆日圓拆倉潮,以及今年1月27日DeepSeek橫空出世的那兩個星期一。彭博編製的「七雄指數」續跌5.41%,報22011點,較去年12月17日紀錄收市高位累瀉20.31%,墮進「技術熊市」。
「黑色星期一」再現,觸發投資者避險情緒,俗稱「恐慌指數」的VIX周一抽高近兩成,至逾7個月最高的27.86,大多數分析員把跌市歸咎總統特朗普,皆因他早前受訪試圖淡化其關稅政策衝擊金融市場,卻不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只表示正努力將財富帶回美國;其言論令外界相信,為了實現關稅和縮減政府規模此長期目標,或不惜以經濟陷困境作代價。
隨着近日經濟和通脹數據差強人意,投資者預期美國墮入滯脹的風險繼續升溫。紐約聯儲銀行最新調查顯示,民眾估計一年後通脹平均值達3.1%,且未來3到5年物價增幅仍維持在3%左右,高於2%的聯儲局目標。
連「大好友」高盛也一改常態,在最新報告中預料,對關稅政策的擔憂將刺激聯儲局首選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今年底達到3%,又把202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預測,由2.4%下調至1.7%,為兩年多首次低於市場中位數,等同承認滯脹或會重臨,這對當前續尋找支持的美股帶來壓力,不言而喻。
往績數據亦預示美股2025年餘下時間難有運行。特朗普1月20日重掌白宮迄今34個交易日,標指累挫6.37%,卻原來頗符合「總統周期」的特徵。參考自1945年二戰後,標指於總統正式就任首34日漲跌各半,平均回落1.17%。然而,如果只統計由共和黨人「當家」的年份,情況更不妙。
附【圖】所見,共和黨執政的7位總統、11個任期內(連同1974年福特於8月接替辭職的尼克遜),標指首34日成功報捷僅4次,即上升比例不足四成;餘下「開局」失利的7次,統計全年表現全數都以跌市作結,平均下滑14.59%。按今趟特朗普上任後標指下行及回調幅度推算,美股今年恐怕凶多吉少,且尚未見底。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