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港股第二季展望|政策受惠及高息支持股仍屬穩健首選

港股首季在19000點水平起步,上月高見24874,逼近兩萬五水平,短短一季已升越市場普遍全年目標價23000至24000點,在DeepSeek熱潮下,科技股更是一洗近年頽勢,有貨者應該趁高獲利?還是乘勝追擊?第二季還有什麼投資主題值得留意?三位專家今日分享第二季值得看好的板塊,以及在風高浪急的環境下增加投資勝算的心得。

港股展望|以立投資林少陽:穩健策略揀中資電訊及油股

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認為,第二季部署很視乎自己的倉位,「若滿倉要減少少倉位」,尤其是科技相關股份相對處於高位,面對該類股份要有耐心。他續稱,實際上,AI行業由於DeepSeek出現,未來競爭必定增加,從用家角度當然是好,可以用便宜價格購買服務,但對AI開發商而言,潛在回報有機會下降,是一個極度「內捲」的行業。

面對美股估值偏貴,不排除再有較深調整,林少陽相信,以特朗普的生意人作風,發生股災式下跌的機會不大。港股上月在高位受阻,短期面對回吐壓力亦不輕。投資者可考慮趁回調時才吸納。他估計,若大市調整,恒指22000點水平是不錯的吸納水平。

板塊方面,林少陽仍認為價值最為重要,港股部署暫宜採取穩健策略。第二季心水板塊包括三大中資電訊股,派息吸引且回報穩定,聯通(00762)現價股息逾5厘,中移動(00941)更高,息率高過港元定期。此外,石油股亦屬值得考慮板塊,該類股已調整3個季度,吸納價值浮現,有股息回報支撐,地緣政治風險考量下為投資組合「買保險」之選。

港股展望|摩根資管許長泰:內地消費回暖料是重要支持點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科技行業雖然首季已上升不少,部分升幅達三四成,短期或有喘息、整固需要,但中港科技股本身估值平,上升後只是回復至長期平均水平,若這類股份未來一兩季度的盈利表現能令市場有驚喜,或投資者認為能用新技術拓展業務或節省成本,有助這類股份的升浪持續。

許長泰指出,投資者還可留意在政策支持下,內地消費能否持續回暖,亦是第二季度的重要支持點,除科技股外,第二季亦可留意保健醫療,在應用開發能否應用AI。他稱,回想2010年時,幾間中國大型龍頭企業如何善用社交媒體,在科技創新方面較美國同業優勝;在AI科技創新方面,相信中國龍頭企業有機會比美國同業更快將AI融入業務當中,他對這方面採取較為樂觀的態度。

他解釋,美國科技公司要待AI發展成熟、完美才應用,中國企業則一邊發展一邊應用,並不斷改進,相信是中國企業未來兩至三年的重要發展方向。板塊上,除科技、保健醫療外,許長泰建議還可考慮需要創新科技的行業,如資產管理、保險等金融行業,可以善用AI發展業務,都是值得留意。

港股展望|滙豐私銀何偉華:續看好科技等三類中國股份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稍早前將恒指目標價由23800點調高至25830點,認為中資股已經展開全新周期,資金流入推動估值上漲,惟升浪需要配合盈利預測上調才能持續。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解釋,港股上升過後,未來的數據是否改善更為重要,市場需時觀察,估計第二季市況會較為波動。

DeepSeek的成功正開啟中國人工智能投資熱潮的新階段,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和商業化。該行看好在互聯網、電子商貿、軟件、智能手機、半導體、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的人工智能推動者和應用者。何偉華補充,科技股首季重拾強勢,DeepSeek出現後,市場正觀察其他同類模型的發展,觀望會否再有成功案例,以及中國企業的受惠程度。目前數字經濟佔內地經濟比重達四成,科技行業對中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利好因素方面,兩會帶來的積極政策訊號,中國股市仍具進一步重估空間,以互聯網和科技股引領升勢。這受惠於中國市場擁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的重估催化劑、逐步改善的盈利預期、保守的外國投資者倉位和大幅估值折讓,這些因素帶來吸引的風險回報展望,故給予中國股市「買入」評級。

除了科技股外,滙豐環球私人銀行還看好中國消費及派發高股息的中概股。何偉華指出,長遠來看,港股可望繼續受惠資金流入,南向北水加上美國資金尋找美國以外的投資機會,會繼續在港股尋找有基本因素支持的股份。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