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兩會前瞻|四大政策板塊值得關注

全國兩會將於3月4日及5日在北京召開。宏觀層面來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規劃承啟之年,為實現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政策基調需要更加積極有為。四大政策板塊值得關注,為新一輪投資作好準備。

不過,投資專家提醒,部分熱炒股份估值已偏高,即使短期因政策受追捧,也要懂得「眼明手快」的道理,預料「兩會」受惠板塊將輪流炒上,投資者不妨可以留意一些估值相對較便宜的股份。

兩會前瞻|提振消費 更多智能產品受惠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設定2025年政策定調,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政府將基本延續相關基調,穩物價、擴內需,實施更積極的宏觀政策。

內地今年1月明確擴大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補貼範圍,新增4類家電產品、3類數碼產品。其中,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下同),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一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為達至擴內需的政策目標,預計內地將加大對消費及居民部門財政支出,包括以舊換新補貼規模擴大逾一倍,因此「提振消費」將列為兩會重點工作任務。以往官方推出的擴內需政策中,獲補貼的產品主要是家電及電動車,今年則加入手機產品,未來或會有更多智能產品被納入補貼範圍,電子消費類企業將成為主要受惠者。

兩會前瞻|AI概念 推動新質生產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月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多名科企創辦人獲邀列席,參會企業家名單中,尤其突出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AI)和新能源汽車行業,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至於《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更成為兩會期間備受關注的議案之一。

另外,內地人工智能初創DeepSeek(深度求索)橫空出世,連帶美國富商馬斯克旗下初創xAI也要分一杯羹,於2月17日發布新一代聊天機械人「Grok 3」,聲稱其性能遠勝DeepSeek。DeepSeek亦不甘示弱,翌日宣布推出用於超快速長文本(long-context)訓練與推理的「原生稀疏注意力」(Native Sparse Attention,簡稱NSA)。

由此可見,兩會期間,中央政策將加快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技術突破和應用,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數碼經濟、人形機械人和第六代無線通訊系統(6G)等,將是增強中國核心競爭力關鍵。

兩會前瞻|國企改革 助央企併購重組升級

近年來,國資央企重組整合方面動作頻頻,從政策層面看,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無疑國資央企的重組整合,將會是兩會期間重要內容之一。

國資委黨委於2月17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國資央企將深入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更好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據了解,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收入佔比要達到35%。

展望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領域,將繼續是國資央企併購重組的重點方向。至於鋼鐵、煤炭、電力等傳統產業,也需要通過併購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

兩會前瞻|人口紅利 教育醫療看高一線

人口結構是中國近年最頭痛問題之一,少子化、老齡化令中國勞動力持續減少,不利經濟發展。事實上,「一孩政策」過去數十年在內地嚴格執行,加上樓價高企及醫療教育等費用偏高等,均令生育意願保持在偏低水平,就算「二孩政策」已放寬多年,每年新生嬰兒數量卻不升反降。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10月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提到要從四方面支持生育,包括強化生育服務支持,加強育幼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教育、住房、就業等措施,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

另一方面,內地今年1月發布《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其中提出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

為了推行上述兩項人口政策,預計內地將會設立生育和育兒補貼計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支付水平,以及政府對基本社保作出補助,教育、養老、創新醫藥及AI醫療等相關股份可以受惠。

兩會前瞻|涂國彬:留意部分傳統舊經濟股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涂國彬表示,年初至今,A股港股升勢再臨,主要是過去幾年估值明顯偏低,但均值回歸未成,直至去年恒指才有較像樣的升幅,皆因多年來大家擔心,表面便宜未必真便宜,始終政策風險存在。而內地經濟增速放慢,不易短期內改變,即使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亦頗多局限,見諸去年秋天股市升勢不能持續即可見一斑。投資者正等待可想像空間,今年DeepSeek出現帶來新氣象,有望令資金由高估值美股流到低估值A股港股,而不是曇花一現。

涂國彬認為,首輪直接由DeepSeek觸發的內地科技股升勢,近期開始放慢,部分投資者短期獲利回吐,兩會正好有望帶來延續,估計由部分傳統舊經濟接力,包括內需、內銀、內險,甚至內房,主流大股都有一定向上修訂的空間,但未必為時太長,始終重點跟以往不同,不再是資產淨值折讓或政策扶持等,而是由高科技如AI等帶動整體估值,之後仍得板塊輪動至科技股。

兩會前瞻|馮宏遠:金融股估值相對便宜

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馮宏遠表示,觀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的發言,料兩會期間將繼續利好民企、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以及與Deepseek相關的股份,如互聯網、製造業、蘋果概念股及家電股等。

另一方面,他認為,在兩會期間,國企類股份應可受惠,如金融類板塊,並要留意中央會否因應內房股需要融資,推出一些放寬政策和利好訊號。由於保險及內銀估值相對較便宜,可以繼續看高一線。至於以往在兩會期間熱炒的基建及消費類股份,相信會在兩會結束後才逐漸受到關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