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丨李強: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李強表示,堅持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完善和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優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支持打開新的投資空間。按照科學分類、精準置換的原則,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工作。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堅決遏制違規舉債衝動。加快剝離地方融資平台政府融資功能,推動市場化轉型和債務風險化解。
他提到,要積極防範金融領域風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體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轉型發展,綜合採取補充資本金、兼併重組、市場退出等方式分類化解風險。完善中小金融機構功能定位和治理機制,推動實現差異化、內涵式發展。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央地監管協同,保持對非法金融活動的高壓嚴打態勢。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完善應對外部風險衝擊預案,有效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李強又表示,要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在支出標準、績效評價等關鍵制度上積極創新。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下劃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財力。規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探索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地方在高質量發展中培育財源。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完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標準體系和基礎制度。
此外,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併購重組制度。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