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前貿易代表:須緩解美國人對國內經濟狀況擔憂

美國4月會就中美貿易三個範疇重新評估,再對中國加徵關稅的風險上升。美國前貿易代表Charlene Barshefsky在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中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針對中國加徵關稅後,令美國下游生產商損失就業崗位,美國貿易逆差亦有所擴大。縱然貿易制度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糾正,但認為國內整體措施更為重要,須緩解美國人對國內經濟狀況的擔憂。

她解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針對中國加徵關稅時,美國民眾能夠理解這項措施,因當時理論是,對中國徵收關稅將促進美國製造業,重新平衡與中國的貿易。不過,對中國徵收鋼鋁關稅後,儘管中國確實減少對美國進口量約30%,但對下游生產商的供應鏈影響很大,令美國淨損失18.6萬個就業崗位。

而且,中國開始向其他地方出售鋼鋁,而這些國家又向美國出口更多鋼鋁,結果是美國鋼鋁進口量與以前一樣多,而下游生產商提高價格,導失去工作崗位。美國淨製造業數據下滑,美國貿易逆差擴大,但中國沒有放慢技術發展的強勁勢頭,也沒有改變作為世界最大製造商的地位,美國也仍是世界最大需求國。

她直言,美國可以改變貿易制度,當中可以糾正許多事情,但國內措施更為重要。首先要緩解美國人對於全球經濟對其國內經濟狀況影響的擔憂,同時也關注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能力,而這些協議將持續多久亦是一個問題。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