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擬轉售遭中國拒收飛機
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行政總裁奧爾特貝格(Kelly Ortberg)承認,中國與美國爆發關稅戰後,中國阻止波音向中國客戶交付其訂購的新飛機。
據路透報道,波音正在考慮轉售數十架被中國拒收的飛機,而不是在沒有買家的情況下存放這些飛機,早前第三架遭中國拒收的全新737 MAX客機啟程返美。
轉售的造法旨在防止重蹈過去中國進口波動期間未交付飛機積壓的覆轍。波音目前正加大努力節省現金,並通過出售部分服務業務來償還債務。
波音在周三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罕有地公開暗示潛在的飛機轉售,並表示飛機市場供應吃緊,不缺買家;波音財務總監韋斯特(Brian West)說:「客戶致電想要更多飛機」。這類磋商通常都是嚴格保密的。
奧爾特貝格則說:「受關稅影響,我們在中國的許多客戶表示不會接收飛機」。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說法被視為向北京和華盛頓發出的一個訊息──在航空公司爭奪運力、波音從多重危機中恢復之際,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稅戰將造成巨大代價。
不過,韋斯特警告稱,情況可能迅速發生變化。
業內人士表示,潛在的替代市場包括印度、拉丁美洲和東南亞,但磋商才剛開始。印度航空被認為是潛在競購者之一,該公司正代表旗下廉航印度快運航空購買飛機。
專家:轉售飛機非易事
不過,專家警告稱,將轉售飛機的威脅付諸實施並非易事。行業刊物Leeham News表示,在飛機製造完成後尋找新客戶可能代價高昂。
專家表示,許多部件例如客艙,都是由航空公司挑選的,更換配置可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這樣做還可能造成合同承諾方面的混亂,並需要原買家的配合。
奧爾特貝格向分析師說:「我們不會繼續為那些不願收貨的客戶製造飛機」。
航班跟蹤網站AirNav Radar和Flightradar24的數據顯示,第三架737 MAX 8周四離開波音位於上海附近的舟山完工中心,飛往美國關島。
波音稱,中國約佔其商用飛機積壓量的10%。近年來,該公司的市場份額一直在被歐洲競爭對手空中巴士蠶食。
韋斯特稱,波音原計劃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向中國交付約50架新飛機,目前正在評估重新銷售41架已製造或在製造飛機的方案。
業內消息人士稱,空中巴士至少一年來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進行磋商,試圖獲得一份多達500架飛機的巨額訂單。不過,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時期,中國傾向於謹慎對待所有重大採購決策。
空巴表示,公司從不就可能發生或可能沒有發生的商業磋商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