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恒指重返政策頂 後市啟示看「估波」

恒指周四(13日)衝高倒跌後,周五大反撲,以全日最低的22027點開市並攀至2025年新高22620點報收,上漲805點,蛇年首兩個星期累飆2395點或11.84%;成交金額連續兩日逾3000億元。

大市乘DeepSeek爆紅掀起的人工智能(AI)熱潮開展另一輪凌厲升浪,由今年1月13日低位計,約1個月間恒指、國企指數、科技指數分別進賬19.8%、21.7%、30.9%;最強勁的科指無論日中抑或收市都已突破去年9月底中央推出一攬子救經濟措施引發「瘋牛」行情高峰,國指收市也刷52周新高,恒指收市跟當時「政策頂」僅差479點或2.1%。

儘管港股大致重返去年「政策頂」,惟內部質素則略為遜色。首先,整體大市長線市寬(股價高於250天線比率)仍受制50%中軸,明顯不及當時的66.1%,中線市寬(股價高50天線比率)同樣呈類似情形,跟峰值差距達30個百分點。其次,個股創一年新高減一年新低數目不足50,僅「瘋牛」市況時的十分之一。此外,大市上升比例近日最多亦只能攀越六成,與數月前時動輒超過70%,意味本輪漲勢未夠全面。

換句話說,近一個月港股急升,論市底卻給上年「政策頂」比下去,當然,出現如斯情況也許不應感到驚訝,始終今趟上衝主要是借助內地低成本、高效益的AI大模型概念,而單一因素的刺激,廣泛性自難及中央祭起的「組合拳」。
至於這一波藉AI熱潮沖起的升浪會否快將結束呢?目前多數大行都相信港股尚未甚至遠沒見頂,理由是內地科網股領漲或相對較強勢狀況應可持續一段時間,而後市若然想再上一層樓,關鍵還要看3月初全國兩會中央推出多少有力措施,緩解當前宏觀經濟下行等,以及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最新變動而定,因此難言確認明朗化。

不過,純粹技術指標角度出發,可參考向來對預測港股觸底準繩度甚高的估波指標(Coppock Indicator),事實上,該指標推算恒指見頂的成績,亦頗為不俗。

附【圖】所示,從過去30年往績看,每逢估波指標攀抵約25(收市計),恒指普遍屬周期頂部;然而,若果順利突破該門檻,便要等待指標高位再次掉頭向下時市況才逆轉;因為恒指估波指標剛好觸及25水平,留意未來一個至兩個月收市可否繼續站於此門檻上,一旦回落,恒指現在或接近完結這輪漲勢;相反,假如估波指標成功企穩25,將預報大市還有望維持上揚,直到指標轉向下挫,便很大機會是升浪告終之時。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