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拆局】2月股市: 亂象叢生,冷靜求勝
2025年1月最吸引「全球眼睛」的經濟事件莫如DeepSeek橫空出現,不僅戳破美國AI神話,也戳破美國科技泡沫。何解?DeepSeek的技術和算法突破,以低成本(僅為科企OpenAI的三十分之一)及高效能的特點,打破美國構築的技術壁壘和壟斷,任何中小企業都可以參與AI競爭。美國企業有優勢時就會標榜所謂「自由市場」和「公平競爭」;當競爭不及對手時,就會打壓甚至明搶,這已成為美國政客一貫奸險技巧 ---- 對華為、TikTok如是,對DeepSeek自然也不例外,不但質疑DeepSeek造假、偷竊,更聲稱正評估DeepSeek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最惡毒低劣的行為,就是DeepSeek連日受到大規模網絡攻擊而出現當機災情;攻擊IP地址卻全部來自美國,很明顯是國家級的網絡攻擊。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去年公布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擁有26個百強科技公司,美國20個;前5名的科技巨頭中,中國3個,日本和南韓各一個。在10個戰略產業中,中國有7個產業佔據世界領先地位。國際專利申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有69,610件,遠超美國的55,678件;前10名企業,有中國華為、京東方、寧德時代等,美國僅高通一家。荷蘭學術訊息權威愛思唯爾(Elsevier)最新調查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世界第一......
眾所周知,美國股市的上升主要靠兩個大型板塊 ----人工智能及軍工複合體。AI熱潮使數家科企巨頭的股價不斷破頂。DeepSeek的成功,不僅意味着中國AI技術迅速趕上,也意味着美國高端晶片的需求未必如外界想像般大。一旦AI神話破滅,股市虛火無以為繼,泡沫隨時爆破。另一方面,中國已禁止部分稀有戰略金屬出口一段時間,令美國國防工業蒙受影響。最近兩宗空難 ---- F35戰機無緣無故墜毀及美軍一架黑鷹直升機在空中撞上客機已見微知著。製造一架F35戰機需要400公斤稀土、一艘核潛艇需要 4 噸稀土,其他尖端武器同樣需要大量各類被中國禁運的稀有金屬,這些材料從何而來?只有中國出口才可滿足美國的需求。據最新報道,美國軍工製造商因找不到足夠稀土而積壓了大批訂單。上述兩大板塊的盈利前景開始令人擔憂,會否導致美股出現小股災?相信有智慧的讀者明其所以,知所進退。
筆者常提及,投資理論的「供求關係」永遠是對的。流入的資金多,股市自然上升;反之,資金流出多,股市自然跌。3年前2021年2月14日美國制裁中國/香港質優龍頭企業,禁止相關歐美基金持有,加上中港的本地因數,原在中港的歐美資金不斷外流往美國及它的所謂盟國。美國及所謂盟友股市已節節上升3年多,美國道指和納指升超過40%、印度Sensex升52%、日本Nikkei升31%。現時道指市盈率為29,比歷史平均市盈率高約30%;納指市盈率更達49,印度Sensex達21,日本Nikkei225也達16;反觀上海綜合指數跌12%,現時市盈率只有13.8,而恆生指數更跌34%,現時市盈率則是11.9。如AI及軍工複合體的前景非市場所預期,長期投資資金會否獲利回吐?資金又會否流向估值超偏低而經濟逐步企穩的市場?這都值得投資者多加探索,能早洞悉先機,方為致勝之道。
上月中,中國證監會主席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包括兩個重點:明確未來3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及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公募基金股份的持股名單,一般都是指數成分股,特別是港股及A股都有上市的股份,這類股份在指數佔比高,對A股大市的整體作用刺激會較為明顯,亦會惠及相關H股。至於大型上市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接近2.5萬億元,預計這將為A股市場帶來3,700億以上的增量資金。事實上,中央實行的貨幣政策已改爲「適度寬鬆」,傳遞積極訊號,主動透過財政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要在消費、投資和科技創新等發力。財富效應有利刺激消費,帶動内循環,配合外循環,有利經濟發展。
世界經濟格局方面,特朗普重新掌舵,「美國優先」及「黨爭整頓」將是其施政重點。前朝拜登政府仍表面上客氣地對待盟國,而特氏政府原形畢露,坦蕩蕩顯示帝國主義方式的領土兼併,稱加拿大為第51個州,提出收購格陵蘭及重掌巴拿馬運河等等。特朗普已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以及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並稱將會對歐盟徵收額外關稅。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立刻宣布將對總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從星期二起先對價值300億加元的商品徵稅,隨後在21日內對其餘1250億加元的美國產品徵收進一步關稅。墨西哥總統也宣布將採取反制措施,向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互徵關稅增加美國通脹路徑的不明朗性,亦增加聯儲局政策利率路徑的不確定性。因經濟持續增長、薪酬上升、物價上升、地緣政局風險,以及金融市場和企業信心釋放被壓抑的需求,通脹可能強過預期,影響聯儲局減息的步伐,不可忽視。
綜合上述因素及政經趨勢,相信2月股市仍面對頗多不明朗因素,真的是亂象叢生,必須冷靜求勝。特朗普難以捉摸的性格及政策肯定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然而,他對盟國(在他眼中只是附庸國)的霸道,使頗多曾經甘為美國賣命而圍堵中國的「反華先鋒」,紛紛放軟抗華態度,甚至轉而示好,有利中國的整體發展。資金何時流入中港,宜多加留意資金流動指數及匯率的走勢。當然,美股兩大板塊人工智能及軍工複合體的表現,亦反映投資者的心態及資金流動方向,不可掉以輕心。在這麽多不穩定因素下,投資策略仍要:「量力而爲,靈活變通,適時獲利,嚴守止蝕」!
黎永良
【作者簡介】黎永良
40多年全球金融市場工作經驗,銀行專業會士,香港證券投資學會和香港董事學會的資深會士,香港大學理學院80周年18位傑出校友之一,九龍華仁書院80周年傑出校友之一。擅長從真實交易的實際經驗中分析全球股票市場的方式已經啟發了公眾散戶投資者關於交易策略,投資策略,確定真實訂單,識別假訂單/消息,避開陷阱,預測市場崩潰等的意識。2023年5月被委任爲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現時為時富金融財富管理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