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加持 阿拉斯加LNG料獲台日韓參與
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管道項目Alaska LNG的主要策劃者之一、Glenfarne行政總裁兼創立人Brendan Duval表示,在美國政府推動下,日本,南韓及台灣正考慮對項目作出投資。
Duval接受美國媒體CNBC訪問時稱,台灣的中油(CPC Corp)在3月時簽訂意向書,可能每年向項目買入600萬噸LNG。
Alaska LNG是一個已提出多年的能源計劃,主要是在阿拉斯州內的北極地區興建一個天然氣廠,一條穿越白令海峽的800里管道,以及一個LNG出口港,目的是開發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天然氣,再運送至日本,南韓及台灣等亞洲國家。項目預期年產能為2000萬噸LNG,投資額暫時估計為400億美元,一直處於籌備階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認定項目為國家優先項目。美國財長貝桑(Scott Bessent)本月曾表示,希望該三個亞洲盟友參與項目融資。有政治觀察家稱,特朗普正試圖用關稅作為籌碼,迫使三個國家參與項目。
Duval認為,項目對台灣有特別的軍事意義,因此該國積極參與其中。他又稱,上月與阿拉斯加州長Mike Dunleavy訪問南韓及日本時,兩國官員及相關企業也表達有意參與項目的發展及融資。
Duval相信,印度也詢問了項目的很具體資料,而泰國及其他亞洲國家也有興趣參與。
他指出,阿拉斯加州已批准項目的發展,而Glenfarne預期,未來6至12個月內與投資者達成協議,便可啟動第一期工程,即興建管道的工程。他估計,一切順利的話,天然氣廠工程將於明年底開始,四年半之後,即2031年開始運作。
Duval相信,項目可以是較寬鬆的合資企業方式讓亞洲國家參與,對方主要是購買方,而不一定是股東,但Glenfarne對有關事宜持開放態度切。根據目前公開資料,該間私人公司是持有項目75%權益的,Alaska Gaslin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持有其餘25%權益。
Duval強調,項目沒有政府補助的,但其價格具有足夠競爭力。
有市場人士稱,亞洲國家對參與項目有保留,是因為覺得成本不便宜,加上項目要到2031年才完成,倘若民主黨總統候人在2028年勝出,有可能推倒重來,投資風險不低。